你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汽车连接器节省空间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汽车连接器节省空间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摘要
汽车制造商已经将更多的电子技术构建到具有动力总成电气化的车辆中,并且越来越复杂的驾驶辅助系统加速了这一趋势。因此,许多具有多个印刷电路板的传感器驱动控制单元现在具有数千公里的新布线和指数级数量的新连接,所有这些都在密集的汽车架构中争夺空间。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趋势是轻量化部件,以提高燃油效率和更环保的汽车。
因此,制造商需要找到更智能的电子解决方案,以节省空间和减轻重量。工业制造商正在车内广泛采用小型化连接器,因为控制单元内的导线尺寸和封装空间已经缩小。在某些情况下,所谓的“黑盒”组件包括非汽车微型连接器。它们缺乏对汽车恶劣环境的鲁棒性,从而产生了一些模块的质量问题,并在某些情况下导致组件故障。
汽车OEM需要确保其采购的子系统模块配备真正的汽车级连接器——旨在符合LV214(欧洲)和USCAR2(美国)等规范和验证要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研究制造商如何通过使用提供真正汽车级稳健性的微型连接器,来实现战略性节省空间的目标。具体来说,我们研究了TE Connectivity的两个用于汽车应用的小型化互连平台:NanoMQS和MCON 0.50互连系统,审视它们如何符合行业规范,提供关键技术优势,并节省高达50%的空间。我们还考虑了其他因素,这些因素有助于实现小型化元件的坚固性,例如小线压接质量,并讨论如何解决高密度PCB引脚连接上的金属晶须生长所带来的风险。
一、新的ECUS必须满足更严格的汽车要求
联网汽车变革正在我们眼前发生。该行业正在迅速发展,动力总成电气化和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开发提供了更大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以及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强大的集成的车辆到一切(V2X)连接。所有这些新子系统都支持硬件、传感器和软件。但是,它们必须通过一系列联网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或通过新的完全冗余的计算系统方法物理地集成到车辆中。
虽然自动驾驶汽车功能正在快速增长,但汽车架构是空间受限的环境。制造商要求他们的合作伙伴提供更轻、更小型化的组件,以便在越来越多的ECU中释放急需的电线连接空间。
典型的豪华车包含多达80个ECU,每个ECU的复杂程度都在不断提高。每个ECU包含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PCB)和安装在PCB上的单个插头。
ECU可以容纳多达数百个电线连接,这些连接又包含在复杂的线束系统中。此外,现有应用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车辆中引入了更多功能和ADAS。例如,新的LED前照灯单元最多可包含60个电路、15个连接器和120个端子。
在将所有这些ECU或模块连接到车辆布线系统时,汽车制造商遇到技术挑战。他们必须确保它们保持连接和功能,以抵抗诸如振动、液体进入和车辆线束或不同子系统模块中的极端温度等不利条件,这些都可能中断安全连续操作。
二、微型互连平台如何实现创新
这些行业和技术趋势需要下一代小型化互连平台,以节省空间、保持燃油效率并确保性能。为确保汽车级的鲁棒性,所有连接器和组件必须符合全球OEM规范,如LV214和USCAR2。幸运的是,这些解决方案已经在市场上出售。
本文探讨了TE Connectivity(TE)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可在车辆电气布线架构中实现空间节省,重点介绍NanoMQS端子和连接器(这是非常成功的MQS系列的较小产品),以及MCON 0.50互连器(对标“净体”产品)。此外,本文还研究了较小导线的特定压接挑战和要求,以及金属晶须在高密度PCB引脚连接上生长的挑战。
三、用于微型汽车连接的TE解决方案
TE最初的MQS互连系统是在20多年前推出的。它已成为业界最成功的汽车互连解决方案之一,因其2.54毫米间距的高封装密度和高度稳健的汽车级设计,并且具有两个锁定水准。几乎所有欧洲汽车制造商和全球众多汽车制造商都使用该系统。
多年来,随着Micro-power Quadlok(MpQ)和功率Quadlok(pQ)系列的推出,MQS平台得到了扩展,可以承载更高的电流(图1)。
汽车连接器节省空间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图1. MQS产品系列
四、NanoMQS端子和连接器
基于MQS端子设计,NanoMQS互连系统的推出旨在满足制造商对ECU和PCB等电子元件小型化的需求。NanoMQS互连系统采用小型化端子(触点)、连接器和接头,以解决密集的车辆电子设备问题。
图1. MQS产品系列
四、NanoMQS端子和连接器
基于MQS端子设计,NanoMQS互连系统的推出旨在满足制造商对ECU和PCB等电子元件小型化的需求。NanoMQS互连系统采用小型化端子(触点)、连接器和接头,以解决密集的车辆电子设备问题。
汽车连接器节省空间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图2. NanoMQS端子
这种设计可将PCB占位面积减少约50%,同时提供高达3安培的额定电流容量。此外,NanoMQS互连系统可以容纳小至0.13 mm2的导线横截面,使得制造商在需要时可减少线束重量。
密封版NanoMQS系统还具有高达400 g的高度抗振性能。
五、汽车级微型端子提供可靠的性能
NanoMQS互连平台的核心是单片式压接端子(图2)。
插座触点的标准版本由镀锡铜制成。它有从0.13 mm2、0.17 mm2、0.22 mm2到0.35 mm2的导线交叉部分。插座触点设计用于0.5 x 0.4毫米的接触刀片。
•带镀锡端子的型号经认证适用于-40°C至130°C的环境温度。
•带镀银端子的型号可在高达170°C的条件下使用,因此适用于发动机舱区域内的应用。
•带镀金端子的型号可使插拔次数增加100次。它还显著降低了金属腐蚀的可能性,延长了接触寿命和安全气囊系统等安全应用的可用性。
NanoMQS端子和连接器的标称载流量高达3安培。但是,它也可以支持高达标称限值五倍的短峰值。当插拔时,插座触点通过强大的L形弹簧与相应的刀片建立两个电接触点,该弹簧施加高法向力。
NanoMQS插座触点采用封闭式设计接触腔,与外壳上相对较大的引入倒角配合使用,确保导向插入平稳。这防止了刀片在配合期间与插座接触件碰撞(“短路”),这可能由于不正确的插入而变形并损坏接触枪。
在端子的顶部是一个锁定喷枪,一旦端子完全插入,该锁定喷枪可听见且有形地锁定在塑料外壳上。锁定矛杆为两级接触保持系统提供主锁定机构。通过切口可以看到锁定孔,使制造商能够确认喷枪是否正确插入(图3和图3A)。主锁定装置的最大插入力为5N,最小保持力为25N。第二独立的二级锁定装置,其锁定在壳体上的底切上,使得保持力大于50N。
汽车连接器节省空间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图3A:突出显示NanoMQS锁定机制
六、NanoMQS极化锁定机制可防止不正确的插入
尽管尺寸小,但端子具有提供极化横截面的接触腔。这种设计意味着可以有效消除不正确插入的风险,并且可以安全方便地处理NanoMQS系统。与MQS平台一样,NanoMQS平台设计具备20个插拔周期。客户可以选择是通过手动装配还是全自动插入,将端子放入塑料连接器外壳中。
七、高等级热塑性连接器壳体和头部的两种选择
NanoMQS外壳组件(接头和连接器)由高级热塑性塑料制成。有两种版本,Top Latch(TL)和Side Latch(SL),它们都可以垂直或平行于PCB。两个版本之间的显著差异是TL版本的锁定装置的位置,其位于壳体顶部的中央(图4)。
汽车连接器节省空间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图4:NanoMQS接触的极化
NanoMQS外壳——顶部闩锁(TL)版本
TL版本的中央锁定装置位置使得更容易并排安装连接器,从而提高了包装灵活性。例如,在开发新型号时,最初可以并排安装三个通用连接器,以建立多达96个引脚的高位互连。 然后,制造商可以在不改变技术的情况下切换到单个客制化部件。
在TL版本中,外壳刚度通过2个至32个位置的肋条加强。肋骨的主要作用是增加20个位置以上版本的锁定选项。
NanoMQS外壳——侧面闩锁(SL)版本
在稍微紧凑的SL版本上,锁定装置位于外壳的侧面(图5)。使用SL版本,该设备可以锁定在多达20个位置,而无需加固肋条。此外,塑料锁定和锁定型材具有紧凑的几何形状。例如,连接器和头部前端之间的重叠具有楔形形状,以确保在连接器配合期间两个半部的平滑引导。当完全插拔时,重叠导致由两个彼此固定的楔形形成的强大的正连接。
汽车连接器节省空间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汽车连接器节省空间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结论
自从卷曲发明以来,TE一直与汽车制造商合作,共同创建领先的连接解决方案,为创新和性能树立行业标准。如今,汽车中电子技术的快速增长以及对小型化技术的需求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更加技术先进的解决方案和真正的汽车级坚固性。TE在开发过程的早期继续与客户互动,并作为共同创建解决方案的真正合作伙伴,使车辆更智能,更安全。
TE能够为端子、连接器、接头和压接技术以及共同开发的应用工具提供连接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可以将组件的PCB占用空间减少多达50%,同时作为具有预验证接口的系统的一部分进行无缝互操作。此外,TE的小型互连系统专为恶劣环境应用而设计,满足LV214振动要求和防水等IP9级别。
TE能够在内部支持产品开发的所有方面。TE完全控制产品设计和验证的所有制造阶段;开发,包括冲压、模塑、电镀和组装;以及测试、质量保证、应用和客户支持。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提供更大的制造量灵活性,在关键流程的每个阶段提供高质量的保证,并保证更快和受控的交货时间。

上一篇:航天电器:2018年财报“连接器”营业收入为16. 下一篇: 欧洲和美国汽车连接器标准的差异在哪里?

展会介绍
参观须知
联系我们
日程安排
组织机构

展商服务
观众领域
展览范围
展位收费
参展程序

观众服务
展会现场
展会优势
展馆交通
观众须知

2022中国(上海)国际连接器、线缆线束及加工设备展
时间:2022年7月13日-15日
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联系方式
联系人:高力
传 真:86-21-51033990
手 机:13381798005
E-mail:13381798005@139.com

copyright © 2018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7707号